农村电商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农村一次性补缴9万文件

发布时间:2019-07-29 05:04:29 来源: 办公文本 点击: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及电子商务在农村渗透的不断加深,电商连接世界,农村经济也因此迎来新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还有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突出表现在创新发展及可持续性上。对此,必须进一步通过多种方式来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商;创新发展;可持续性

  据《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3120亿元,2016年全年达到6475亿元。遥远偏僻的农村用不了多久完全可以和城市一样能够实现“网上看样,实体提货”。以农村和农业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活动不仅能够将物美价廉的商品送到农村,还能减少城乡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采购销售成本,提升相关农副产品品牌,推进农户增收。让农村电商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田野”。

  1农村电商具有的优势

  1.1实践真正的精准扶贫。

  传统扶贫一直处于粗放发展模式,针对性不强。电子商务扶贫给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贫困农户能依托互联网获取农产品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其相关农产品,增加其收入。农村电商改变扶贫的方式由传统的“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此外,电商扶贫缩短了农村和城镇之间的“距离”,它能够更好地将先进的种植方式、营销推广方法向欠发达地区辐射、转移,为欠发达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一条快车道。

  1.2实现农村人才集聚。

  互联网是一种先进的交易模式,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载体,一方面农户通过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农村电商还能让优秀的人才留在农村,依托农业进行创业。国家对农村电商也进行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积极参与农村电商活动,并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农村电商从业者对接高校“校地”、“校企”合作机制,通过高校的专业支持全方位提高农村电商从业者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技能。

  1.3连接农村和全世界。

  让农户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购买全球各地的特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大。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其面对所需要产品的可选择机会还是较少,农村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完全释放。电商平台将千万中小卖家和农村结合起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商品,因此农村电商必定会受到农村消费者的欢迎。

  1.4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全部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消除不合理差价,让农户踏踏实实的获得实惠。农产品的销路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问题,各种蔬菜水果喜获大丰收却找不到销路结果烂在田间地头的新闻时有报道。农村电商则为农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通过网络,农民可以非常便捷地将农产品销往全国,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农村电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2.1改变思想,接受互联网。

  迄今为止,农村电商已经被提出了好多年,也在很多农村试行,给农户增收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性效果。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农村还处在极为封闭的环境当中,农户文化程度较低,对互联网概念较为薄弱,尽管利用互联网购物在城市已经很普遍,但在农村对网购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人存有质疑的态度,担心存在风险,不敢尝试。购物喜欢选择的传统的集市和乡间小卖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思想根深蒂固,农户被动了解电子商务都不太愿意,认为其是不务正业,加之当前网络诈骗现象层出不穷,农户本身文化程度较低,网上交易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更别提主动性的参与电子商务活动,没有一定量的农产品电商的交易,自然无法带来电商企业在农村的正常发展。

  2.2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确认质量标准。

  农产品种类较多,绝大多数处于初加工状态,深加工的产品很少,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的特色,更别提所谓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附加值空间较小,且标准不统一,故难以显示出规模效应。运输成本较高,某些商品运输成本甚至超过商品本身价值,促销方式往往选择以低价模式进行竞争,使得某些优质农产品并不能通过网络很好的销售,没能让农户获得较高的收益。缺乏大型涉农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头,农户的生产与市场的需求错位,农业的生产具有相当的盲目性,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资源浪费严重。此外,绝大多数农户生产组织分散,产业集约化生产程度较低,部分产品还存在农药、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拥有QS认证的农产品企业还是相对较少。缺乏完善的农产品等级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农产品等级标准尚未确立是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瓶颈。

  2.3市场错位,难以做到按需生产。

  自发性的种植经营模式使得很多农户的生产都是一哄而上,而再好的农产品一旦市场上多了也就不值钱了。农户想要找到“摇钱树”,必须准确了解市场的供求信息,学会错位看市场。按传统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很难掌握市场动态,难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农业生产。目前各地区基于农业的全面农产品信息发布及共享平台尚未建立,信息滞后带来的生产滞后,市场错位,使得农产品大量上市或者下架,而很多农产品具有不耐存储、容易腐烂、不宜长途运输等特点,这些都让农产品市场极度脆弱。农产品短缺或过剩交替出现,农产品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严重挫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维护农民增收的稳定性。此外,生产和需求的错位还会伴随很多问题,包括过于重视产量造成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严重破坏土地、环境和生态,都会导致农业的发展变得不可持续。

  2.4相关科技人才极度短缺。

  目前懂电商的人不熟悉农村,熟悉农村的人不懂电商,既懂得电商又熟悉农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人才的核心驱动。而电商对人才的知识要求也是不断的更新,它要求相关从业者不仅懂得操作,还要能够把握时代,跟上潮流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且在相关的领域不断的实践才能达到的。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理论上懂一点农村电商,但缺乏实践能力,更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创业。在农村电商运营具体实践中,广大农村缺乏多层次的电商培训体系,包括对农户的电商知识培训,农村电商从业者的操作技能培训,农村电商创业者的职业经理人培训,乡村机关相关负责人、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等培训支撑体系。此外,农村电商发展起步较晚、配套不够完善、薪资水平较低,相对城市而言难以吸引相应的高层次人才,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很难让相关的农业电商专家爱上农村,走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电商之路。部分电商涉农企业即便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到了人才,但也往往因为农村公共服务落后、基础设施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出现人才流失。

  2.5物流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

  农村远离都市,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制结构,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差、网点少,很多乡村依然是物流的盲点。物流成本高,没有全覆盖的物流网络,势必造成送不到或者层层转包。还有就是城镇到农村的返城较高空置率都推高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服务的速度及农户的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的产生,一方面是道路仓储设施的匮乏,相当一部分农村道路还没有实现互通,部分实现互通的村道年久失修,道路毁坏程度高。另一方面农村网购人员较少,且村村之间距离较远,快递单件物品的运营成本较高。所以,很多快递进行配送并不会配送到村里,只是配送到城镇,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村里农民因为无法享受网络的便捷而丧失网购兴趣,而基于网购而促成的物流配送行业又会因为配送规模的萎缩而降低对发展农村市场的信心。此外,乡村物流往往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对物流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这进一步加大了物流的难度。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国内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不到60%,还有1/3多的乡镇不通快递。

  3农村电商创新发展策略

  3.1法制意识、道德规范先行。

  生产上,需加强农村电商源头的把控,提升农村电商产品的安全系数。严格杜绝加强防范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现象的出现,实施一票否决制。贸易上,需要加强风险管理,量入为出,相关农产品销售订单应结合农产品的季节性、生产周期等方面特点,且对农产品的供应能力有着清晰的把握,不可一味接受订单,一旦订单量超过供给则必将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合同的风险。政策上,可以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法律援助中心,接受农民兄弟的法律咨询。整体上,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虽然经过培训,了解了电子商务,但一旦在网络贸易中出现问题,往往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尤其是网上骗子、骗术太多,通过搭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农户们合法维权,加强其法律风险意识,提升农户的应用电子商务能力,进而加快农村电商的更好更快发展。

  3.2全渠道农产品营销推广。

  拓宽原有区域农村电商产业链,缩短农产品供应链层级,打通线上线下,重点将单纯的零售商升级为分销商,拓宽营销渠道,构建品牌意识,从原材料的采购、设计包装、运营分销,逐步搭建以品牌整合、批发零售、网络推广等多维复合型电商农村产业推广模型。具体分层可以让销售量大的农户自己办加工厂、自产自销;销售量小的,可以专心做来料加工,甚至是代客网络推广,依托不同产量设计不同角色定位。通过以“产品+服务”为中心,基于移动端APP及微信商城等来解决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难题,发展个人及团队分销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产品的推广当中。此外,可以基于ERP系统打通农产品销售前端和供应后端的矛盾,实现行业的全网多业态融合、互通,并进一步扩展农产品产业布局,实现电商平台全覆盖,不仅进驻淘宝和天猫,还探索入驻亚马逊、苏宁易购、京东等网络平台。销售不仅是在线上,还在超市、菜场等设置实体店,增加购买群体的体验度,线下引流且交易,线上实现后续服务,破解线上线下利益冲突,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共赢。

  3.3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发展。

  各地农村的千差万别表现在经纬度、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土壤结构等不同,而地域的差异造成生产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因为区域的差异化,故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径,整合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合理发展产业布局,提高电商供应链上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孵化电商产业特色品牌,摆脱低端价格竞争,扶持当地龙头企业,以特色产业联动电商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电商行业企业合作,创建相关品牌,申请专利。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可以创建电商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创建产业链,通过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先让周边的农户富裕起来,然后带动更远处的农户,创建区域品牌效应,通过品牌效应为区域农户特色产业销售打下坚实基础。

  3.4社区电商打通最后一关。在社区内搭建农村农产品电商线下体验店,升级传统社区小卖部,对接村镇地头,整合农产品与城市高品质商品,加快农产品的服务输送速率。细节上社区内经过专业学习的工作人员全职参与社区中企业、群众网购相应的农产品,社区中的群众可以到农产品电商线下体验店中购买相应的农产品,社区电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提供农产品的上门服务,帮助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更好的对接社区。销售地对接产地,在社区就能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原产地、质检部门、产品等级等专业机构认证信息。在源头上截断某些不良商家坑农的造假售假行为。社区直接对接农户,还能拓宽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另一方面,还能让农户们及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推动农户的增产增收。还能为社区群众更好的了解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获得购买的便利,获取经济上的实惠。

  4小结

  总之,在“互联网+”浪潮驱动之下,借助电子商务这条“快车道”,农村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蓝海。其不仅给农户创造了创业的新思路、新途径,还推动了农村地区就业的城镇化,有效助力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虽然现在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也有很多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农村电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农村电商创新及可持续性发展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朱品文.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0):68~69.

  [2]董坤祥,侯文华,丁慧平,等.创新导向的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研究—基于遂昌模式和沙集模式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6(10):60~69.

  [3]洪勇.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4):169~171.

  [4]胡晓杭.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满足农村电商多元化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55.

  [5]周燕.农村电子商务现状调查及发展探讨[J].市场研究,2016(11):11~13.

相关热词搜索:农村电商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研究论文 电商未来十年发展前景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