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代际传递效应与教育机会均等――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9 02:40:37 来源: 法律文本 点击:

  摘要:关于代际传递效应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都对该问题有相关研究。代际传递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主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解释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代际传递效应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有利于拓展教育公平的研究视角,促进对代际公平的研究。
  关键词:代际传递效应;代际公平;教育机会均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71-02
  
  中国经济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层之间的代际继承效应已经明显增强。由于各阶层在经济、权力、地位、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代际传递效应必然会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在实际获取教育机会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这种代际传递效应对教育机会的获得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对于该问题,本文首先解释相关重要概念,然后对代际传递的相关理论解释与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总结与述评。
  一、相关重要概念
  (一)代际传递效应
  代际传递的概念是从阶层继承和地位的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出来的。简明地说,就是指上一代的富裕或贫穷传递给下一代,即富人的后代仍然是富人,穷人的后代仍然是穷人,使得贫富差距无法缩小甚至扩大。这种继承性就是“代际传递效应”。
  (二)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这一概念目前主要用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的研究中,其实该概念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代际公平倡导对不平等的各种“遗传优势”的消除以及对于代际之间机会平等条件的形成。在本文中主要指各种资源包括社会资源、物质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等在代际间的分配与传递是否公平。
  (三)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教育机会均等就理论意义而言,是指不同人群所获得的教育机会与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不因性别、种族、地区、阶层而不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价值取向是要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机会平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
  二、理论解释与研究现状
  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都对代际传递问题有相关研究,本部分主要从代际收入传递理论、社会流动和阶层背景角度、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总结了各自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一) 代际收入传递理论
  Becker and Tomes(贝克尔和汤姆斯)运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的概念,以人力资本为中心展开,建立代际传递经济模型,为收入不平等的代际转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思考框架。他们认为,父母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子女的收入水平。一方面,父母的收入水平决定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另一方面,父母通过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影响子女的就业。父母为子女提供了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通道,也为子女找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
  自Becker and Tomes(1979,1986)建立代际传递的经济模型,很多研究者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代际传递进行解释,主要集中于教育的研究。研究基本都是在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回报率等方面进行的。
  Banerjee和Newman(1993)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收入不平等将会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到不同收入阶层的职业选择,而职业选择又会对自身或下一代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Coleman(1988)认为,有三种家庭资源影响到人们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教育系统作为筛选机器很明显地有利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出身的人。Eide and Showalter(1999)发现将教育年限纳入回归方程后,家庭收入的系数降低了50%,表明教育解释了很大一部分的代际收入相关性。
  国内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姚先国、张海峰(2004)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了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发现中国教育回报率有所提高,但还不是很高,城乡之间的教育回报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谢勇(2006)构建了一个分析模型,认为收入不平等会形成一种代际间的传递机制。郭丛斌和闵维方(2007)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但具有明显的分割特征;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有利于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
  (二) 社会流动与阶层背景角度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地位是基于职业地位、教育水平、财产、收入、权力等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处于不同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流动表现为个人在不同阶层背景的变动。
  那么,教育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呢?冲突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代际传承的主要机制。拥有较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本的优势群体,总能通过使子代获得较好的教育而将自身的优势一代代传递下去。而功能主义者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劣势阶层背景的群体总是有着让子代追求更高更好教育的迫切要求,从而使他们跳出自身的劣势阶层地位,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
  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当推美国社会学家布劳(Blau)和邓肯(Duncan)。在两人合著的《美国的职业结构》(1967)一书中,两人设计“地位实现模型”用来反映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子女成人后所取得的社会地位的影响程度。并推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家庭背景的作用依然显著。James利用澳大利亚1991―1997年学生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规模在过去的十年间有了较大规模的扩展,但弱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用高等教育机会的比例却相对减少,并且弱势群体的子女主要进入一些新建的较低层次的高等院校。
  在阶层背景对高等教育机会影响这一问题上,中国学者也有很多研究。李路路(2002)强调中国社会的阶层继承性与阶层间流动的社会封闭性。指出,中国改革前后的阶层的继承性或复制能力远强于它们的流动性。刘精明(2005)指出个人教育资源的获得既取决于国家的制度设置,又取决于国家和社会阶层的关系模式。郭从斌、闵维方(2006)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居前列的优势社会阶层其子女接受的教育层次主要为高等教育;而文化、经济资本占有量均处劣势的其他社会阶层子女主要接受的为初、中等教育。
  也有学者从高等教育专业选择的阶层分化方面进行分析。余小波(2002)、钟宇平、陆根书(2003)等人的调查显示,热门专业中的干部子女明显多于工农子女。学生在不同学科专业的分布上,越来越具有阶层属性。
  (三)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角度
  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对代际传递效应与教育公平问题有重要影响。了解哪些因素有助于减缓代际效应对于公共政策来说很重要,可以为政府提供公共政策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Becker and Tomes(1979,1986)通过对各国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教育补贴的差异是国家间代际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帕金(Parkin,1971)认为,在给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国家政策影响下的制度设计决定着社会流动的数量与形态。政策干涉可以削弱家庭背景在代际不平等传递中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不同阶层背景子女的地位获得问题时,研究的一个共同趋向就是把以往忽略的社会结构、制度因素纳入分析模型中。这对于我们研究代际效应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时也可以进行借鉴。如陆学艺(2004)引入户口类型这一变量研究户籍制度对地位获得的影响;林南与边燕杰(2002)将“工作单位部门”、“党员资格”等具有国家社会主义特色的指标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城市地位获得过程。李春玲(2003)指出政府相关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教育机会分配机制有显著影响。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后,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杨东平(2004)通过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的教育政策,指出面对巨大社会不平等,必须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原则,才能有效减少不公平。
  三、总结与分析
  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代际传递效应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子代,有多少机会能通过教育走出父代在社会中的不利地位,从贫穷变为富有。学者们研究的初衷与目的大都如此,但其深层的理念是寻求一种平等机会与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本部分做进一步的总结与述评。
  首先,从代际传递视角研究教育公平问题,促进了对教育公平问题从静态的研究转向动态的研究;同时扩展了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角度,从单一的角度转向注重把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其次,目前国内关于代际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较少,其中大部分原因是数据缺乏。但这不应该成为研究的最大障碍。美国的最初研究并不是从丰富的数据开始,其研究数据亦是从缺乏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中。而且,美国的研究在深入分析及纠正估计结果偏误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可供借鉴。目前,完全可以在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的后发性进展,推动国内代际研究数据的逐步生成,而且可以增加国内外研究的可比性。
  最后,从目前有关代际传递的研究来看,中国学者更多的是采用西方的理论和模型直接应用到中国的经验分析上,结合中国国情的原创性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教育公平的分析,多从人力资本角度,家庭背景角度来分析。但是处于转型与发展中的中国,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的代际传递效应与教育公平问题应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对该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重视对背后更深层原因的挖掘,如户籍制度、教育政策等。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具有更深入的解释力,而且可以做相应的跨国差异的比较,从而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1]Banerjee,A.and Newman,A.Risk-bearing and the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
  [2]Restuccia,D.and Urrutia,C.Intergenerational Persistence of Earnings:The Role of Early and College Education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5).
  [3]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5).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林南,边燕杰.中国城市中的就业与地位获得过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责任编辑 陈鹤]

相关热词搜索:均等 理论基础 效应 传递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