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的历史意义_儒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发布时间:2019-01-23 02:41:06 来源: 考试文本 点击:

  摘 要: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的社会改造思想初步形成。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初步形成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提高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打破了思想界“笼统的、盲目的、过渡的变化”的状况,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不仅如此,它还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四时期;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4-02
  
  五四运动时期,青年毛泽东的社会改造思想初步形成。他探索社会改造真理的出发点从“精神领域”转到“物质领域”。他追求的社会改造目标是从“改良人心风俗”到“改造中国与世界”。他依靠的社会改造力量是“联合的民众”。他尝试的社会改造方法从“大本大源”、“呼声革命”转到“俄式革命”。他凭借的社会改造指导思想从“平民主义”转到“唯物史观”。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的初步形成,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
  当时湖南的思想界是十分落后的。他说,戊戌时期“那时候的思想是自大的思想”。“那时候的思想,是空虚的思想”。“那时候的思想,是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那时候的思想,是以孔子为中心的思想”。“上面所举,全中国都有此情形,湖南在此情形的中间,占一位置。所以思想虽然变化,却非透底的变化。仅可以说是,笼统的变化,盲目的变化,过渡的变化。从戊戌以至今日,湖南的思想界,全为这笼统的,盲目的,过渡的变化所支配。”[1]对这种学风不盛的状况的出现,毛泽东深感忧虑。因为这种状况不打破,人们思想不解放,以吸取新知识,建立创造新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社会的改造就无从谈起,国家的前途就会没有希望。因此,他决心联络有志于救国的青年学子,共同努力,为落后的湖南思想界注入一线生机。
  毛泽东以报刊、社团、书信等作媒介,指明反帝反封建的具体目标,倡导“两种精神”,采取“两步走战略”,经由周围群体而全国思想界的路线,来打破思想界的沉闷氛围。
  所谓“两种精神”,一是研究的精神;二是批判的精神。所谓研究的精神,就是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发现真理,它和“自大”的思想形成鲜明对照。他说:“富于研究的精神,所以破除自是自满的成见,立意很好。”[2]所谓批评的精神,就是要彻底破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藩篱,推翻孔子思想独霸中国的局面。他希望“于‘研究’的精神之后,继之以‘批评’的精神”。[3]并认为:“现代学术的发展,大半为个人的独到所创获。……岂知道古今真确的学理,伟大的事业,都系一些被人加着狂妄名号的狂妄人所发明创造来的。我们住在这繁复的社会,诡诈的世界,没有批评的精神,就容易会做他人的奴隶。”[4]
  所谓“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广泛、自由的引进和传播新思潮,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他在《湘江评论》启事中,毛泽东明确宣布:“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5]新思潮的内容是纷繁复杂的,既有“无政府主义”,现代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想,如杜威的实用主义,也有“18世纪西方启蒙学者的思想以及他们提出的原则,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人道主义、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等等”。[6]还有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第二步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对各种新思潮进行总体清算。1920年7月,他与彭璜、何叔衡等人发起成立文化书社。文化书社经销的书籍种类繁多,但重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文化书社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广泛传播的开始。接着,毛泽东等人又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目的是促使湖南人民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对社会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肃清了它们在湖南思想界的影响。
  青年毛泽东的“两步走战略”是与他的社会改造思想的逐步成熟和转变的进程相一致的。青年毛东社会改造思想的逐步成熟和转变不仅使毛泽东本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而且对周围群体思想的进步以至湖南和中国思想界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青年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影响首先是从周围群体开始的,许多进步青年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例如,萧劲光回忆说:“毛主席主编的《湘江评论》传播了巨大的革命影响。我们正是在这个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开始了革命觉悟的。”[7]“经过毛泽东领导的革命组织的介绍,我们一同到达上海学习俄文,就在这个时候,弼时同志和我一同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8]再如,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革命烈士郭亮,1919年秋天,他从反动派查抄的“禁书”中发现了《湘江评论》,偷看了以后,就从家乡来到长沙找到毛泽东,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随着影响的扩大,青年毛泽东的思想逐步震撼了湖南乃至全国的思想界。我们从《湘江评论》的巨大影响中就可窥见一斑。《湘江评论》创刊后,全国各地有影响的报刊争先恐后地发表消息或评论。有的说它是“湘江的怒吼”,有的说它是“湖南人民的声音”。上海出版的《湖南月刊》评价说:“著论选材,皆极精粹,诚吾湘前所未有佳报。欲知世界趋势及湘中曙光者,不可不阅。”[9]《明德旬刊》第一期刊载了一篇主编唐耀章写的《欢呼出刊》的文章。该文开头有这样一段:“《湘江评论》出刊了,太阳升起来了,照亮了我们的眼睛;警钟响起了,震动了我们的耳鼓;启聋发聩,指示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向强权作斗争,我们要摔掉吃人的礼教的枷锁。奴隶般的教育,我们不要了。湖南的青年们站起来了,在《湘江评论》的启发下,做推动新文化、新思潮的先锋,一齐奔向反帝反封建的前线。”[10]特别是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在全国人民当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每周评论》说:“《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11]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湖南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高涨起来,五四运动后湖南人民开展的抵制日货运动,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1920年湖南人民开展的湖南自治运动等,其影响不仅是湖南一省,它已波及全国。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是与青年毛泽东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具体指导分不开的。青年毛泽东思想上的进步与成熟,为凝聚湖湘民心,引导湖南人民在斗争中明确革命的目标,增强斗争的信心,将斗争逐步引向深入,起了重大作用。
  二、奠定了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基础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与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的初步形成是有密切关系的。他确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并为此奋斗终生。他确立了唯物史观的信仰,以后再也没有动摇过。特别关键的是,他在社会改造思想转变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根本的思想特征,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些奠定了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改造理论的思想基础。青年毛泽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理”与“活事件”相结合。毛泽东在求学时期曾以极大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他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非常重视对“近世”的了解,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时时留心社会生活和经常读报的习惯,注意从报纸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为探求救亡图存的真理,他主张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而且要读无字之书,他说:“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13]赵女士自杀事件发生后,为了引导各方面人士围绕这个事件向黑暗的社会制度发起猛烈攻击,他强调“吾们讨论各种学理,应该傍着活事件来讨论。”[14]这已经显露了毛泽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的萌芽。
  第二,中国国情与外国经验相结合。毛泽东在早年的社会活动中,“既注重对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也很重视对外国各种思想学说和革命经验的了解和借鉴,并且把这两方面的调查了解结合起来。”[15]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现在做了,一来无方才所说的困难;二来又可携带些经验到西洋去,考察时可以借资比较。”[16]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暂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计划,留在国内对中国国情作调查研究,同时也提议那些有志于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民学会会友到北京、上海等各地去,了解中国社会现状,研究中国的各种学说。
  中国社会的改造是复杂的任务,它必须吸收一切有利于此的外国经验。毛泽东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国的国家。他自己没有出国留学,但他并没有排斥周围的朋友们出国留学,去求得世界的学问。1919底到1920年前后,蔡和森等一批新民学会会友基本上按照毛泽东的主张,在法国、德国、日本、南洋等地,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对外国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作调查研究。
  第三、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劳动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因此,深入工农群众,学习他们,了解他们,依靠他们,是不可少的。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的悲惨状况,是现今社会一切灾难的最露骨的表现,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发出点。“自觉而坚定地走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所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点。”[17]
  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初步形成是对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初步回答,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3][4][5][14]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362-364,367,368,368,336,414页
  [6]吕星斗.毛泽东和他的事业(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2.43页
  [7], [8]萧劲光.悼任弼时.人民日报,1950-10-31
  [9]转引自: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102页
  [10]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96页
  [11]每周评论.1919-08月-24
  [12]郭学旺.毛泽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41页
  [13]李锐.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44页
  [15]孙克信.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简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页
  [16]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474页
  [17]张万禄.毛泽东的道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574页
  责任编辑:刘皓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意义 改造 思想 青年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