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辉煌的桥梁建造技术和历史【桥梁档案与辉煌的浙江桥梁史】

发布时间:2019-04-01 02:40:16 来源: 科技文本 点击: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百姓富裕。境内的浙北平原水网交织,阡陌纵横,是中国最典型的江南水乡之一。多水则多桥,浙江的桥梁不仅多,而且在中国的桥梁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拥有国内的多项“桥梁之最”。浙江档案部门十分重视桥梁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存史鉴今,让档案见证浙江桥梁史的久远,再现桥文化的辉煌。
  
  绍兴为古桥建档
  
  浙江多古桥,尤以绍兴为甚。历经沧桑,许多古桥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让现存于世的绍兴古桥留下记录,让古桥文化得以永久续存,绍兴市城建档案馆历两年之艰辛,跋山涉水,遍访境内古桥,既现场踏勘拍摄实物,又查找史料认真求证,为境内604座古桥建立档案。每一份古桥档案的内容包括:桥名、桥联、桥楹,桥的历史与文化,古桥现场踏勘记录,如桥的方位、桥面长宽、桥高、拱高、桥跨径、上下台阶数、长度等,还有从不同角度拍得的古桥全景或局部照片数张。在此基础上,他们编辑出版了《绍兴古桥》,收录了523座古桥的资料,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一等奖。
  翻开上下两册装帧考究、印刷精美的《绍兴古桥》,看着一张张巧思迭出、雕琢细腻的古桥照片,读着一段段文采斐然、涉古通今的文字说明,绍兴古桥的历史与文化仿佛浮现在我们面前:
  “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据清光绪癸巳年(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绍兴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在全市现存的604座古桥中,宋以前古桥13座,明以前古桥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桥550座,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有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也有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及至跨入当今世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拱桥,构成了一个极完整的古桥系列,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绍兴古桥不仅类多面齐,而且许多桥取得了国内“桥梁之最”称号:国内现存最早的城市桥梁―――宋代八字桥,国内仅有的唐代特长型石梁桥―――纤道桥,国内仅有的连续三孔马蹄形拱桥―――泾口大桥,国内首次发现的准悬链线拱古桥―――玉成桥、迎仙桥等。这些“之最”说明绍兴古桥不但品类齐全,而且在桥型、建桥工艺、技术水平方面都达到了当时时代的高峰。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档案
  
  说起浙江的桥梁,不能不提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我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现代化桥梁,在我国桥梁设计与建筑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975年9月,主持钱塘江大桥设计建造的近代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1896-1989年),将他在1933年到1937年主持钱塘江大桥的筹备、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一批技术档案,捐赠给了浙江省档案馆。这批档案包括大桥的工程图纸,工程摄影照片、底片。共有图纸80件、照片和底片161张,客观记录了建桥、炸桥、修桥的历史轨迹,在中国近代史和桥梁建设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981年,其中的一张地质图就探明当时杭州市地下水位情况而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这批档案被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翻阅这批档案,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近代中国,由于造桥技术落后,国内大型桥梁的建造一直被外国人垄断:建造郑州黄河大桥的是比利时人,建造济南黄河大桥的是德国人,建造蚌埠淮河大桥的是英国人……中国人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国土上建造大桥,这使年轻的茅以升深感痛心。他发愤用功,立志在桥梁事业上为祖国争一口气。后来,茅以升赴美留学,攻桥梁专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后,1933年,茅以升毅然接受了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任务。旧时杭州有一句俗话叫做“钱塘江造桥”,用来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钱塘江地质结构复杂,加上汹涌异常的钱塘潮,许多外国桥梁专家预言此处造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重重困难,茅以升深入工地,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一连串技术难题,首次采用气压法沉箱掘泥打桩成功,终于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是中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工程于1934年8月8日动工,历三年零一个月时间建成。规模比当时所有的桥梁都大得多,桥身用钢梁建造,桥全长1453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正桥16孔,桥墩15座。上层公路桥,宽6.1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大桥建成未及三个月,日军铁蹄踏上北岸桥头,国民党军队下令炸毁,直至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
  
  档案见证世界第一是怎样建成的
  
  近年来,浙江桥梁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尤以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一大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代表,它向省内外、国内外展示了浙江现代化的新风貌,揭开了浙江桥梁史的新篇章。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60亿元。2003年6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5年左右。
  为了让这一宏大工程留下全面完整的记录,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立项至今,浙江省档案局已先后3次派出业务指导人员赴工程指挥部指导档案工作。工程指挥部对大桥建设的档案工作也十分重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工程档案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的程序做出了明确要求。工程指挥部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配备3名专职档案人员负责工程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工程前期资料都整理归档,这些档案反映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可行性研究、选址、立项、融资、招投标、设计等工作的全面情况。虽然还只是大桥档案的很小部分,但其中记录的民间资金首次大规模投资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现象,以及大桥根据“长三角”吴越文化特点采用了杭州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设计理念,却深具经济和文化意义。在这里,档案工作将与大桥建设齐头并进,见证大桥向大海延伸的每一步……
  (作者单位:浙江省档案局310007)

相关热词搜索:桥梁 浙江 辉煌 档案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