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核试验现场科技档案工作亲历记_中国首次核试验

发布时间:2019-04-01 02:40:58 来源: 行业文本 点击: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档案室保存的数百册(卷)文字档案、上百件原始记录件和数十套的声像档案,成为这一时刻的历史见证。这些档案主要是在核试验阶段现场和事后总结研究中形成的,它的形成者虽然不是档案人员,但能完整、无损地保存至今,而且能够提供数千次的国防利用,却离不开档案人员的辛勤工作。如今,这批档案已经上交档案馆,作为历史永久保存,并已经成为我国极为珍贵的科学历史文化财富和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物珍品。首次核试验的档案工作,尤其是现场的科技档案工作,距今已经40年了,但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作为一个年逾花甲的情报档案工作人员,仍然十分感慨。
  
   (一)
  
   那是1964年6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北京通县某研究所的情报室工作。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由我任组长,组成5人小分队奔赴核试验现场,承担核试验现场的科技档案工作,准备时间只有两天。此前我从未接触过科技档案,又何况是核试验档案工作呢?我当时有些呆了。幸好,我们情报室还收藏有一本《技术档案工作》的内部资料。由此启蒙,开始了我的科技档案工作生涯。那时能够领会的一点是科技档案工作要收集文件,最终目的是利用。回想起来,我们的思路完全正确。首先准备的是试验场区的文件利用,找到了有关核试验的前期文件,但很少,只有数十份。再一个需要准备的是复制工作,那时的技术条件就只有晒图。我们都知道,戈壁滩阳光很好,所以第二天我便到北京王府井买了日光晒图器。第三项,便是准备技术记录手册和草稿纸。那时的保密要求很严,不但记录手册要逐张编号登记,就是草稿纸也要逐张编号,领取时必须签字,撤场时要按页数和编号逐张收回,如有丢失,以丢失机密文件论处。第四项准备工作便是准备保密箱、柜。首次核试验现场科技档案工作和文书档案工作是分立的,我们负责的是科技档案工作。另外,有关领导颇有远见地为我们配备了一名摄影人员,他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留下了珍贵的现场记录。可惜的是,当时强调的摄影目标,主要是场区试验设备和仪器操作,人物画面太少了,我们五人小组留下来的惟一照片是一张场区的日光晒图工作照。
   当时,试验场区没有招待所,也没有被褥,所以生活用品都要我们自己带,因而每个人都带一个大大的行李卷。6月4日,我们随大队出发了,幸运的是火车已经能够直达乌鲁木齐。大概坐了五天五夜的火车,到达了吐鲁番火车站,还有两天的汽车行程便可到达场区。但这两天的行程可把我们折腾苦了。坐的是矮帮的敞篷大卡车,道路全是搓板土路,加上横跨天山,上下颠簸,尘土飞扬,每个人都成了土人。但我们都很兴奋,急切地想看看核试验场究竟是个什么样。
   6月11日我们到达了核试验场区,营区在距离爆心数十公里处,是一片典型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平坦的黑褐色碎石,寸草不生。但有些地方也长些骆驼刺,除此之外再看不到什么。平坦的碎石广场上已有了几排帐篷,是先头部队搭起的。我们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有现成的帐篷可住,晚上还吃上了饭。伙房是用席子搭建的,餐厅就是茫茫的戈壁滩,哪有什么桌椅板凳。幸好,当天晚上风平浪静,听先头部队的同志讲,每遇大风,尘土飞扬,满嘴都是沙子,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戈壁滩生活体验。但更艰苦的是在盛夏,场区地面温度达60度,外出时地面烫得双脚都不敢着地。走进当时的单层帐篷,尤其中午,是难以着床的。帐篷内不但像个蒸笼,而且铁床都像烤过似的。幸好,盛夏的戈壁滩,每到晚上就相当凉爽,保证能睡个好觉。喝苦水是对我们的另一个考验,由于条件所限,就地取材,喝的全是孔雀河的水。水不但很苦,而且喝了就要拉肚子,整个试验阶段,我们的黄连素是不能离身的。
  
   (二)
  
   试验准备阶段,我们的任务之一是提供有关科技文件,但更多的工作是晒图。场区测试布点图原是我们带来的,但那是设想,到了场区,要根据地形修改,而且修改频繁,每修改一次我们必须重新制作一次。戈壁滩的阳光强烈,且无阴天,不用任何光源,几秒钟就能晒一张。晒够份数就拿去熏蒸,然后裁边、折叠,再编号、登记和分发。技术摄影是个经常性的任务,每天晚上制定计划,跟随哪个作业队,到哪个测试工号,拍摄什么内容,经批准后第二天便可实施。当时的摄影全是黑白底片,但作为历史保存,是再好不过了。发放技术记录本和技术用纸,是我们的又一个任务。进入场区后,不但不准个人通讯,而且只要是动笔书写,就不准用任何其他纸张,只能用我们发放的带有编号的技术用纸。整个核试验场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仪器设备的布点、安装、调试和联试。我们的另一任务,也是最基本的,是到各个工号测试点熟悉情况,掌握文件及试验原始记录材料的形成情况,为接收工作做好准备。当时的测点以爆心为中心成放射状布置,上千台仪器设备布置在数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区域。我们能够看到的都是试验区的设备。整个场区的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我们也毫不例外。
   偶尔也有余暇时间,我们三五成群地到二三公里外的孔雀河和小鱼玩耍。孔雀河虽然闻名遐迩,但河水很浅,宛如小溪的清流,里面有许多一寸长的黑色小鱼游来游去,很是可爱。或许它们从来未见过人的缘故,看见我们并不惊慌。但我们谁都没有想过去吃掉它们。每每抓住几条,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据说,现在的孔雀河已经完全干涸,我们算是幸运的,也许看到的竟是它的历史尾声。戈壁滩的黄羊只在行军途中看到过,偶尔看到一两只野兔,便群起追赶,兴奋不已。
  
   (三)
  
   进入10月,试验进入倒计时。实际上为了保密,对我们来说倒计时只是提前十几个小时的事。听到了倒计时,我们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已经有四五个月了。当时指挥部为我们准备了一顶大帐篷作为“档案”暂存库,我们又找到了几张行军桌作为接收“档案”的柜台,同时准备了登记账本和交接用的对号牌子。这时,指挥部又下了死命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私自保管试验形成的任何记录原件,只能交给我们。一时间,我们似乎成了惟一最可靠、最可信任的人了。当然,这是分工不同。16日那天,我们很早便起床了。因为心情激动,躺着也睡不着了。我们再次检查了自己的准备工作,又检查了帐篷内外有无异常情况。当时帐篷外已经有了岗哨。试验时整个场区的仪器都是随着爆炸启动按钮,是自动启动和记录的。由于爆炸后存在放射性的原因,所有测试成果记录件必须及时抢收和洗消,然后才能交给我们。零时,我们并没什么工作,只是在半小时后才有任务,这样便有了观看爆炸景观的时间。可惜的是我们只能就地观看,同时也没有发给我们防护眼镜,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块烟熏过的玻璃片,自己选择有利地形。零时前数分钟便开始背向爆心。当时是绝对不允许面向爆心的,这是命令。因为谁都不知道爆炸时火球闪光对人眼睛有多大的伤害。零时到了,我们屏住了呼吸,等待那一刹那。忽然剧烈的火光一闪,我不由自主地扭过了头,却忘记了对眼睛的遮挡。只见铁水般的火球正在翻滚,刹时腾空化作烟云,形成蘑菇云状,那种场面之壮观是难以形容的。烟云高度约七八千米,大家知道试验是成功了,每个人都蹦呀!跳呀!喊呀!心情十分激动。突然,想到了我们的任务,于是快步跑回了接收“档案”的帐篷。大概半小时后,记录火球烟云的不同工号的航空底片、高速摄影底片……陆续送来,每个胶卷都装在几十公斤重的铅罐中。我们为每个铅罐都编了号码,贴了标签,然后登记造册,同时又为每个移交人员发了一个牌子作为领取凭证……
   接收工作一直持续了约二三个小时,才算告一段落。也有些试验成果不能直接交给我们,例如防化分析的样品,它是直接乘专机送往北京进行测量和分析的。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把这些“档案”装到了两个卡车上,送到了马兰临时工作站的档案库中。说实在的,这些“档案”是从严重污染区取回来的,虽然经过了洗消,仍难免有疏漏和不彻底之处。但我们都顾不得这些,每件“档案”都亲自拿取,就是装在卡车上,我们还生怕丢失,亲自坐到卡车上进行押运。并非我们不知道核爆炸放射污染的厉害,但那时顾不上想这么多了,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奋不顾身”吧?下午,有的科技人员取回了自己的“档案”,去进行处理,主要是冲洗。处理和冲洗后的“档案”,说实在的它仍不是档案,这时才是最原始的科技文件材料,亦即科技档案的前身。但是不管前期的胚胎型档案也好,稍后的科技档案前身也好,我们统统把它们作为档案管理、登记、编号,直到作为原始材料分析使用后,连同科技报告等文件统一归档,成为真正的档案。
  
   (四)
  
   11月20日,我们乘专列满载而归回到了北京,技术总结工作要在北京大本营进行。回京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往家中写上一封信,将近半年了,对家中而言,我们算是“失踪”了。执行任务前是不准往家中去信的,也来不及去信。在执行任务中,更是不准与外界有任何联系。记得在执行第三次任务时,正遇邢台大地震,当时我的家人―――妻子、孩子、母亲和弟弟分别在邢台周围四个地区,但地震后没有得到任何音讯,当时只是在广播中听到,地震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公路破坏,心中觉得问题的严重。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一直是把它闷在心里,照常干自己的工作。因为我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现在对这一工作意义看得更清楚了。第一,我们档案人员的工作是核试验场区工作的组成部分,首次核试验的成功有档案人员的汗水。这一点,各级领导也是公认的。首次核爆炸成功后的10月19日,以张爱萍为首的核试验委员会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会,我代表场区档案组参加了宴会(至今我还保留着这次宴会的请帖),足以说明了我们的工作地位;第二,从我们的手中保留了国家宝贵的、无法再现的而且实践证明是高质量的核试验历史记录,是对科学历史文化的贡献;第三,最宝贵的首次核试验档案数据已经提供给上百个军内外单位,在国防现代化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此,尤其是在中国首次核试验40周年纪念之际,作为一名主持和参加了我国40多次核试验档案工作全过程、而且已经鬓发全白的老人来说,我感到自豪―――我一生坚持了这个平凡而光荣的岗位!

相关热词搜索:首次 核试验 现场 我国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