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周恩来最后一个批示]

发布时间:2019-03-19 02:42:35 来源: 教育文本 点击:

  周恩来一生对我国的各项工作做过很多批示,而他病重住院前的最后一个批示则直接促成了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的诞生。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在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一个集装箱从美国运输机上秘密地卸下并安放在首都机场。这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卫星地面站。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的一天,周恩来陪同尼克松一起看当天中美活动的录像。尼克松对周恩来说,现在美国人民也坐在电视机旁看我们今天的活动情况。他指着身边美国国防部安全军官手中拎着的黑皮箱即微型活动卫星地面站的终端说,从我踏上中国领土的第一步起,都由它记录在案,然后通过我们天上的通信卫星,将这儿的每一个活动细节随时传回美国。周恩来略为一惊,他把尼克松的话记在了心中。
  在一次晚宴中,周恩来又一次谈到了那个神秘的“黑匣子”。尼克松脱口说道:“我们这次带来的卫星地面站,到时就留给你们吧!”周恩来端起酒杯,笑了笑说:“总统先生,我看还是卖给我们吧!”就这样,尼克松访华结束后,他带来的那个卫星地面站,便被中国买了下来。
   1972年下半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把日本带来的卫星地面站也设法买了下来。
  这两个卫星地面站虽影响了周恩来,可中国的科技专家自“文革”开始以来大都蹲在牛棚里写检查,根本没有机会见到。不过,此事却极大地震撼了先后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的三位年轻人的心灵!他们是黄仲玉、林克平和钟义信。他们焦虑于中国的通信卫星研究的落后,决定给周恩来写信,向总理反映真实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意见,建议中国尽快搞通信卫星。但这封信通过什么方式送给周恩来呢?林克平是时任邮电部部长钟夫翔的秘书,他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同机要文件一起走。
  于是,一封由3位普通年轻人签名的群众来信,通过内线的秘密渠道,进入中南海。据工作人员回忆,周恩来看到了这封来信之后很激动,他仔细看了这封《关于建设我国通信卫星的建议》的来信,当场批示“先将卫星通信的制造、协作和使用方针定下,然后再按计划分工做出规划,督促进行”。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著名的“5・19批示”。11天后,周恩来住进305医院,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那张办公桌前,直到去世。
  不久,李先念、余秋里等国务院领导就周恩来批示,组织相关部门对通信卫星有关问题进行了会商。
  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召开第八次常委会,决定赞同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上报的《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将中国发射通信卫星工程称为“331工程”。
  经过9年会战,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终于横空出世。(江涛)

相关热词搜索:周恩来 批示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