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眏有几个儿女_李铁映直面上访

发布时间:2019-03-18 02:43:36 来源: 科技文本 点击:

  1984年3月23日,天刚蒙蒙亮,在料峭的寒风中,辽宁省海城县委机关办公室的走廊里和门前石阶上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他们不是来开会的,也不是来赶集的,他们是奔着一个人来上访的。这个人就是刚刚上任的辽宁省委副书记兼海城县委书记李铁映。
  李铁映上任头一天就碰到有人把上访的群众往外赶,他很生气,说:“县委机关是干什么的?就是为群众服务的,一定要把大门向老百姓敞开。”
  这一敞开可不要紧,呼拉拉一下子来了600多人。有头一天晚上就来到县委门前等候的,也有特地从清原县赶来海城的……
  从这天开始,李铁映开始直接面对上访的老百姓。
  
  “水不平则溢,物不平则鸣”
  
  回忆直接面对上访者的情景,李铁映对笔者说:怎么看待上访者,是所有领导干部都会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水不平则溢,物不平则鸣’, 凡是来上访者,总是有不平的事情。不能把告状的人都看成无事生非,要看到他们的困难。他们来找我们的党和政府,不就是要个公平嘛!这其中,蕴含着对党和国家多重的信任啊!在西方国家人民反映自己的意愿靠议会,议会解决不了,就去游行,游行再解决不了,就变成了打内战,而我们国家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长期形成的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制度。这便成了中国百姓反映自己诉求的一种途径。”
  在海城提起王桂芹,县委、县政府的干部们都皱眉头。她反复上访,到处告状,从海城到鞍山,从鞍山到沈阳,从沈阳一直告到北京,光是整理她的申述材料就有几公斤重,并且每次上访都有记录,甚至还带着录音机。
  在一个信访接待日,李铁映见到了王桂芹,听她详细讲述自己的遭遇。
  1983年,海城搞“严打”期间,王桂芹的儿子涉嫌一起强奸(未遂)案,有人告发其儿子强奸本村姑娘。当公安局调查取证时,被害人不能确认是谁,后来仅凭警犬在姑娘的房间里闻到一双鞋子的气味,就认定是她儿子干的。王桂芹认为这是个冤案,要求给她儿子平反。
  有关部门也认为,这个案子定罪证据不足,但要否定它,同样证据不足。因此就一直拖了下来。王桂芹“不屈不挠”反复上告,先是告公安,后来索性告政府,告所有的官员。
  李铁映听完她的申述,对她说:“如果你认为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好人,那么这个事情我就不查了,只要你相信政府,我们就一定能查清。”
  王桂芹见李铁映很真诚,她说:“我来这里上访,就是相信政府,要不然我就不会再来了。”
  为了彻底把事情搞清,李铁映把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人找来一起商量,提出首先要和上访者建立一种信任,先把王桂芹提出来的其他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一个个查实,给她一个答复。再请鞍山检察院的同志介入此事,对案子进行复查。
  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核实,这个案子被定为疑案。在当时的环境下,既不能说“严打”有问题,又不能说这个案子没有疑点。最终定了两条处理意见:一是犯罪嫌疑人的事实不清,不予追究。二是对于这几年来给她造成的经济和精神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
  为了这个案子早日彻底解决,李铁映先后3次和王桂芹谈话。当案子解决之后,王桂芹非常感激,到处说海城来了个“李青天”。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动员在城里工作的干部工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一批干部响应党的号召回到了海城。有个女干部周某由于回乡后遇到了很多困难,对这次下放政策产生不满,说了一些过激的言论,被认为是“反党言论”,因此被海城公安机关劳教3年。劳教期间,她结识了同被劳教的张某,释放后,他们结了婚。可在“文革”期间,他们一家被当作“反革命分子”再次被抓进监狱。“文革”结束后,被放了出来。因还戴着反党的“帽子”,她政治上受歧视,生活上无着落。
  改革开放以后,周某就开始了上访,要求落实政策,彻底摘掉头上的“帽子”,解决生活问题。因为案子年代久远,弄不清事实,有关部门也就迟迟没有答复,致使周某反复上访成了老信访户。
  当信访办将此事汇报给李铁映后,他亲自跑到法院将卷宗查找出来,并找到当时和周某一起共事过、接触过的人了解情况。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最终确定这个案子虚假成分很多,给予平反。
  李铁映还把她乡里的干部找来,对他们说:“当年人家是响应党的号召回村务农的,说过一些不满的话,也不应该治罪。现在他们生活上有困难,我们是不是帮他们想想办法,开个小店。”后来,在李铁映的帮助下,这对夫妇真的做起了小买卖。一个长期上访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1975年海城发生7.5级强烈地震,房倒屋塌,给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在灾后重建的过程当中,很多群众并没有在原来的宅基地上重建住房。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宅基地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不少群众要求,将原来的收归集体的宅基地还给本人。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来到了李铁映办公室,哭着要回自己原来的宅基地。村干部和乡干部认为国家都已经帮助她盖了新房,并且已经住了近10年的时间,现在再把原来的宅基地退给她显然不合适,认为她是找后账坚持不给。这个事情让李铁映感到土地问题对于农民来说是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敏感又复杂,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由于涉及的人多面广,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他先劝老太太回去,对她说:“你反映的问题我们县委一定当成大事来解决。我们要给和你一样的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铁映召集有关部门领导专题研究宅基地问题。既要承认历史又要承认现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一一排列,又根据政策法规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解决办法。把这个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宅基地的办法。再由各级干部一户一户进行深入的宣讲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处理得好就能对当地的改革开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全局
  
  1984年第一个群众信访接待日,李铁映便接待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大王村的农民集体来到接待室,反映该村在土地承包中,村干部的机动权太大,预留土地竟占到了可承包土地的30%以上,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5%,因而承包给农民的土地太少,群众意见很大。
  李铁映感到很惊讶:“村干部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他详细的听完上访者诉说后,将他们能够提供的材料收下,并十分真诚地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绝不允许违反土地承包的政策。”他随后派出身边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大王屯村调查处理,很快将多留的土地全部承包到了农民手里。
  这个事情在农村影响很大,对海城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海城,知识分子问题也摆到了县委书记李铁映的案头。有两个大学生来上访告他们厂长,说厂长不执行知识分子政策,没有把他们当干部使用。李铁映听完诉说后,明确告诉他们,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已经明确,就是要你们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随后,李铁映和他们拉起家常,问他们有什么长处,只有把长处找到了,工作才好安排。但也要看到现在企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是说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必须按照干部待遇来安排。
  把他们送走之后,李铁映还抽时间到厂里和有关领导认真探讨研究如何发挥知识分子作用问题。此事在海城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间影响很大。
  李铁映刚到海城不久,群众反映海城县公安局在招干警过程当中,搞不正之风走后门,招的都是县里的“干部子弟”。这件事情在社会上反响十分强烈。
  李铁映了解到,这是海城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安干警。招聘条件有三:高中文化程度,身体好,没有劣迹。但是一报名,就出现了群众反映的问题。
  李铁映感到,既然是公开招聘公安干警,就应该一视同仁。如果都招成了县里的干部子弟,那当然有问题。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干部子弟就不能当干警,关键是他够不够条件。这里就有一个怎么对待老百姓的反应,怎么对待基层干部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李铁映拿出了一个招数――考试。不是要求高中毕业吗,就出高二的题来考试。但是刚考完不久,又接到群众举报,说漏题了,有的干部子弟事先拿到了答案。
  李铁映说:“完全按照高考的办法再考一次,把出题的关起来,确保试卷不得泄漏。”
  这个办法还真灵,学习成绩不好的,怕丢人的不敢去了,身体素质差的自然走了,品行上有劣迹的也不去了。这样既保证了这一批干警的质量,又在老百姓的心中树立了公平公正的形象。
  
  用调解的办法来解决,体现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和谐文化
  
  李铁映在海城期间,各种法律法规当时还很不健全,大量应该由司法部门解决的问题,都通过信访的渠道反映到了县委和县政府。李铁映认为,群众来信来访的问题是需要用调解的办法来解决的。其实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调解的传统,这是法制以外的东西,实际上体现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和谐文化,就是用一种非法律的手段,达到调解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的目的。
  那天,一个女同志来到他办公室,一进屋就“扑通”跪在了地上,李铁映急忙扶她起来,问她有什么事情。她费了很大劲才把事情说清楚。
  原来,有一天晚上,她在回家的路上被两个骑车的女孩给撞了,而且撞得很严重,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交警赶到后,让那两个女孩先把她送到医院去检查,之后再到交警队来接受处理,并将那两个女孩的自行车暂扣。两三个小时后,两个女孩找到交警说:“我们已经把她送到医院进行检查了,人没什么大碍,就是擦破点皮,现在人已经离开医院回家了。”他们向交警要回了车钥匙就走了。
  出院后,这个女同志来到交警大队,找到当时事故处理的交警说:“那次摔伤后,两个女孩把我送到医院以后就不见了,医生诊断为骨折,因为不能马上移动,需要静养,到现在才能勉强下床,这才过来。”交警很惊讶,告诉她前面发生的情况。得知交警放走了那两个女孩后,这个女同志要求交警赔偿住院费和误工费等。
  交警认为这些应该由肇事者承担责任,又找不到肇事者,因此发生了争执。这个女同志就到处告状,要求交警承担责任。
  李铁映觉得这个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要想把那两个女孩再找到是不可能的,当然交警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也是有责任的,在没有核实事故人的情况下,轻信当事人。于是李铁映找来法院和交警队相关人员,要他们通过协商的办法来解决。他说:“这事我们是有责任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用不着打官司告状,你们就用协调的办法来解决。”
  后来,经过信访部门和交警以及当事人反复协商,最终由交警队承担这个女同志的医疗费。双方都比较满意。
  如果说这件事是一件应该由司法部门解决的民事问题,那么牛庄乡统购生猪问题的解决,就是关系到当时的政策和执行政策的问题。
  1984年,国家对猪肉(生猪)实行统购统销,但是牛庄乡的生猪收不上来,老百姓养了猪也不愿意卖给国家,主要是价格问题。同样的生猪卖给国家的价格比卖给私人的价格要低很多。牛庄的一个副乡长做了一个决定,说可以交钱不交猪,实际上就是交差价。
  于是有人到县里反映,说这个干部违反国家统购统销的政策,造成生猪收不上来。问题反映到李铁映那里,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事情不简单,既有原来政策本身的问题,又有现在改革开放当中出现的新情况。这个副乡长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在新形势下,乡干部应该做更多的解释说服工作,而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变通,缓和矛盾。后来,这个事情就用这样的办法解决了。
  在城区环境整治过程中,卫生局对一家餐馆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发现其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勒令餐馆停业整顿。结果一系列的问题就出来了――餐馆不营业,工人就无法发工资,已经签了合同每日需供应的肉菜等都烂在那里。于是工人就闹事,老板就来上访。对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李铁映觉得不应该简单地把矛盾激化,而用一种柔和的手段将矛盾化解。他给卫生局有关人员出主意,你们不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吗?他卫生不合格,你就罚老板的钱,限定时间再来检查,如果再不合格就加倍处罚。这样就缓解了剑拔弩张的主要矛盾。
  
  对那些“上访专业户”,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形形色色的上访者中间,还有那种被称为“上访专业户”的人。他们经常无理取闹,反复上访,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提出来了,而且就是要把事情搞大,把影响搞大,用非正常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处理这种情况,李铁映表现出了独特的智慧。县委信访办公室的人告诉他,有一个小学老师称自己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打伤,要求评残解决待遇。但很多人反映他当时就是一个造反派头头,是他挑动起来武斗,因此这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这个小学老师就开始反复上访,甚至扬言要闹到北京去。
  一天,他闯到了李铁映的办公室,李铁映问清了他的姓名,说:“原来就是你呀,你的问题我早就听说过。”小学老师说:“今天我的问题不解决,我就住在你的办公室,什么时候给我解决我什么时候再走。”
  李铁映打电话叫来了县里的政法委书记和乡里的政法干部,再次听完了他的申述后,问他:“你说你是被造反派打伤的,有人证吗?”
  他说:“有!”
  李铁映说:“你一个人说有是不行的。你要找出三个人来,要三个共产党员,给你写出证明。”
  他嘴硬地说:“没问题!”
   “好,但我有个条件,你找的这三个党员必须说真话,如果他们出了伪证,我就要开除他们的党籍。”
  结果他始终找不到3个党员来证明。这个“上访专业户”从此再也不见踪影。
  海城人对那些泼皮无赖叫“立棍棍”。如果是一个“立棍棍”上访的话,工作难做可想而知。就有那么一个女人王某,因为买一盒雪花膏,就闹出了无休止的上访事件。
  一天,王某去买雪花膏,问售货员多少钱一盒,售货员说:“4毛4。”她问:“你多少钱进的?”售货员很实在,说:“4毛2进的。”
   “为什么你4毛2进货,4毛4卖给我?”
  说着说着,她把雪花膏摔到了售货员身上,售货员一生气就拿起算盘砸了她一下。
  她找到供销社党支部书记要求赔偿,党支部书记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就给了她点钱,于是她就回去了。谁知过了两天,她又来到供销社,说自己的手被砸坏了,不能干活了,家里的鸡都不能喂了,她要去看病。
  售货员因为这件事情辞职了。但是王某仍然不依不饶赖上了供销社,并不停地要钱,说是要上医院看病。
  结果是越看病越重,越看越看不好,王某几乎天天到供销社去闹,供销社实在拿她没办法,闹得供销社都要关门了。
  之后,王某就开始找乡政府,3天一趟5天一趟,乡里的干部感到非常头痛,最终反映到李铁映那里。
  李铁映把她叫到县里,亲自和她谈话。“你的手到底怎么样?”
  王某举起有些发青的手说:“你看,我的手都黑了,动不了了。”
  李铁映耐着性子说:“我不是医生,咱们都不知道这个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你有医生的证明吗?”
  王某说:“这里的医生都看不好。我要到北京去看。”
  李铁映说:“可以上北京去看,但是咱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病看好。乡里的医生不给你写证明,县里的医生总会给你出一个诊断证明吧。”
  王某说:“县里的医生还不都一样。”
  李铁映说:“那你就到鞍山去看吧。”
  王某不说话,这时李铁映很严肃地告诉她:“县以上的医院都会出诊断证明。如果医生说你的病非常严重,他看不了的话,那就让他签字,咱们再到上一级医院去看。”
  王某还是不说话。李铁映又说:“但是有一条,如果医生诊断说你的手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你再因为这个事情来闹的话,那就只有让法院或公安出面解决了。”
  王某看县委书记这么说,就答应去鞍山看病。李铁映还专门给她批了去鞍山看病的钱。王某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看她来上访过。
  李铁映经过对信访工作的处理和对卷宗的仔细研究,就如何做好信访工作总结了5条意见:一、信访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主要是做好上访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疏导工作。有些问题一定要讲政策,有些问题要做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简单化。对疑难案件要提倡配合,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要让上访者到处去告。二、要认真总结信访工作经验,坚持接待日制度。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要有计划地安排接待十件、八件,要实事求是地给予处理。三、要注意区分案件性质。凡是民事纠纷、诉讼案件,要按法律程序办事。要继续实行归口接待、归口办案的原则。要注重结案质量,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四、要注意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上访人,打着各级领导的旗号到处鼓吹,说谁接待了我,谁叫你们怎么办,各级组织不要轻信。五、凡是老、幼、病、残、疯等人,不能自己出面上访,发现这种情况,信访部门要立即通知其家属及单位领导把人接回去,然后由其他人来谈问题。公安、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
  这几条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上访 直面 李铁映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