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实验

发布时间:2021-02-19 09:31:15 来源: 疫情防控 点击:

大棚小气候观测与分析

摘要 : 2010年 11月 27-28 日通过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北院温室大棚内外气温、地温、空气 湿度、光照、风速等因子的研究,来揭示大棚小气候效应和气象因子的变化、分布规律,从 而为大棚管理的关键技术(调温、控温)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温室大棚 气象因子 分布规律

大棚属于设施农业, 其通过人工覆盖, 改变该位置的辐射, 乱流,温度,湿度, 风速等, 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就是通过大棚内外气象要素的对比观 测,并结合物候观测分析,来揭示棚内小气候效应和气象因子的变化、 分布规律, 从而为大 棚管理的关键技术(调温、控温)提供科学的依据,扬长避短,使棚内形成一个适当的小气 候环境,以最大限度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一、试验内容

1.1 观测项目 本试验观测项目有大棚内外不同高度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光照度、地面最高、 最低温度,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大棚内还有三种植物的 2/3 高处和顶层的各项数据,选择

三种植物(考虑要有代表性和比较性) ,在 2/3 高处和顶层上都挂上毛发湿度表,还有用各 种仪器测量其光照、风速、温度和湿度。

1.2 需要的仪器 毛发湿度表、热球式微风仪、光照仪、曲管地温表、地面温度表、最高最低温度表。

1.3 仪器布置方式 地面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 地面最高温度表并列在测点东部, 球部向东,自北向南 排成一排,表身相距 6-8cm 。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在地面上边。曲管地温表安 装在地段中央偏西的土层中。按 5、10、15、 20cm 的顺序自东向西排列,表间相距 10cm。

 安装时球部朝北,表身南倾与地面成 45°角,毛发温度表用一根绳子绑住,挂在 1.5m 的地 方。

观测时间是在 2010年 11月 27-28 日的 8:00、12:00、16:00。

1.4 注意事项 地面温度表和曲管地温表的读数应注意不要拿起来、 不要挡住太阳光线、 读数是要平视; 最高和最低温度表的读数应注意要垂直拿起来, 等到水银下降到最低高度时才平视读数; 热 球式微风仪的读数应注意不要挡着风吹过来的方向,应站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

2.1.1 大棚外围

大棚外围

土壤温度观测记录表

4

最高4

"

10;

20年11月27日

p P ) 壤度匸 土温—

S

9.

11

4

19/-

-1

0.

2

4

1A

2

-3

+J+J2

=*■

2 4 1

2: ^4

0

3

3

2

1?

2

2

& a

2

&

2_

2

2

SP

3.

2

a

z

2

3

2.

2

10-

20年订月28日

靈曉t> 土温—

S

9b

0,

2

2

1

2

3

4+Jm

-4

4 4 1

: 口

-^1 OL

3

1L

2

3

2

0..

2

6:

2

-

p

11

3.

2

2

针对大棚外土壤温度: 8:00:因为测定时间为秋末冬初, 一日的日照时间较短,所以 8 时为由辐射型向日射型过渡的上午转变型。 浅层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从上到下,温度逐渐

上升,这是因为地面辐射冷却降温,热量向土表传递。

12:00: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温度较高,光照量较大,相应湿度较低。土壤表面 温度升高,浅层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从上到下, 温度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地面获得大量辐

射能后,温度急剧升高,热量从上层向下层开始传递。

16:00:由于太阳光照减弱,土壤表面温度降低,浅层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从上到下, 温度逐渐降低。

2.1.2大棚内

大棚内

大棚内土壤温度观测记录表

日期Q

地面门

5cid+-'

l.OciTH-'

2O.cjrH-'

廐[MT

最低匸

11, m

土壤温度

co

08

00心

17.2*

18.翼

i9+d

20^

2gJ

?-I

5.齡

12

03

24.2^

19.馭

19*

19.5^

20^

16

03

20. 3*

18. L

19*

20.2*

11, 28p

土壤温度

6

08

637

19<

19*

19.去

20-

20.也

27. *

5?

12

03

24. 2<

20. 6#

22

20*

2加

16

02

21. 6^

22

2"

20*洪

20.

对于大棚内:大棚内的土壤表面温度较大棚外围得土壤表面温度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观测时间为秋末冬初,日照时间减少,太阳辐射减少,加之大棚透光率较差, 射入大棚 内的太阳辐射量更加减少,使棚内辐射增温不大,日间大棚内地温低于大棚外地温。

27日和28日8:00:浅层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从上到下,温度逐渐上升,地面由于辐 射冷却降温,热量向上层传递,其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12:00: 土壤表面温度较上午的高,浅层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从上到下,几乎没什么 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和太阳辐射吸收的热量相差不大, 造成了虽然深度

不同但温度却基本上一样。

16:00:太阳光线不足,土壤表面温度偏低, 27日的浅层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从上到

下,温度成递增状态,而 28日却是呈递减状态,可能是因为 27日的太阳光线不足,再加上

有塑料薄膜的阻挡,所以是以地面辐射为主,使温度从上到下呈递增状态,而 28日是太阳

光占主导地位,所以是以太阳辐射为主,使温度从上到下呈递减状态。

又2/3高处的植物叶子比较繁茂,减慢了热量的散失,因此 2/3高处的植物温度比顶层

的温度要高。

2.2湿度

据测定,棚内的湿度值高于棚外。

 棚内空气中的水汽, 主要来源于土壤蒸发和植株表面 的蒸腾。温室在没有通风时,空气绝对湿度的变化与土温有关,土温升高,蒸发强度增大, 绝对湿度就上升;反之,土温降低,降低湿度也将降低。

 因为2/3高处的植物叶子比较繁茂, 保湿效果比植物顶层的好,所以 2/3高处的湿度比顶层的高。

2.3光照强度

据观测,棚外平均光强全天都大于棚内, 而且棚内光照主要随棚外自然光强而增减。 大

棚外到达地面的光照量从早上开始递增, 中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光照也达到最大值,

之后逐渐递减。此外,棚内光强还决定于薄膜的厚度,大棚结构,棚内壁水滴与尘染, “老

化”情况,这些反映在大棚的透光率上, 一般新棚的透光率在 80%以上。在植物的2/3高处, 是叶子生长比较旺盛的部位,它挡住了太阳光线,使得落在 2/3高处的光照量减弱,所以没

有植物顶层的光照量大。

2.4风与其它

据观测,棚内的风速要比棚外小得多。因为棚内不易受到大风,霜冻等危害,而且棚内 水分是有人工控制,不会因夏秋阴雨连绵造成苗床水湿,也不会因冬春久晴不雨发生干旱。

 从数据上分析,植物顶层的风速比植物 2/3高处的风速大,这也是因为植物顶层没有阻碍物, 而2/3高处有叶子阻碍,所以顶层的风速大于 2/3高处的风速。

大棚外围小气候观测记录表

光照(Lx)

凤速(m/s) *

思度CO) Q

相对湿度(%)Q

Si 00.1

12; OD.-i

lti- 00.1

乱 00.1

12; OO.i

16= OO.i

氏DO .

12; 00 i

16: W.i

£: OT.i

U; 00.1

地W.i

2010.1.1.27*

地 面卓

11550^

3410(k

411W

0 0舫

0.41^

0.21^

21.9^

21.^

24.2-

71.£4-

65仝

2010.1L2S*

地 面*

976父

56000^

7130-

0 Ilf

032^

0.28*

21.b

29.0*

25.2 卩

8&矢

53.S

63. k

大棚内小气候其他项目观测记录表

*

植物全高"

植物2/3高1

rc?

2

光照

(1小

11( 22

08

03

1582#

1637^

9?

837*

1203+

12

00^

541 oJ

5770*

4310*

3860*

5240^

5000^

16

00#

121 oJ

133K

「 1540-

897^

710.

890*

11, 28^

08

QQ*

795J

104衣

貂&

606*

514*

12

00+

4S40J

5400*

4170*

3250*

3610^

3710*

16

OO*

1020*

1UP

964*

风速

Gh/e)^

11, 27^

08

00+

o. 2J

0皿

0.15^

0, K

0.皿

0.07^

12

03

O.25J

0.12^

「0,4

0.12*

0, Q3.

(111*

16:

U"

0.13J

0. 07*

0.&

(1冬

0曲

)2*

11,血

08

OCk

O.23J

0.信

0.18-

0.信

0. 0存

0. U

12

Q%

CU5?

。?阿

0. 0&

Q+0”

045*

6阪

16

00+

0.15*

0. 05*

0. 08*

0.0S*

0. 03^

0. 05*

温度

11,处

08

00*

18, 5#

19*

19*

17. Z

18. 8*

12

24.务

25,屏

22.夕

24*

16

03

20^

19. 3*

「 18-

2h

20,4.

19*

11, 28^

0S

00*

19* 5?

20. 5

20- 5*

l<t京

19. 3*

20*

12

OCh:

26. 5#

26-

26*

24^

16

03

24-

24. 5*

2^

22*

23*

扌显度(%)<■■

11, 27^

OS

00+

旳+

S2.久

78+

12

00*

53;

53*

55*

54*

16

00^

83+

79*

關#

8^

1L 28"

08

92;

8K

「 30-

91#

12

U'j

57-

57

70*

55#

16

0防

59-

72+

88^

A植物为|巴西铁存

B植物为’银星后门

C植物为1待定Q

三、建议

棚内的增温效应是改建和利用大棚的主要着眼点,要提高棚内增温效应,主要考虑白

天如何增加透光率,夜间如何增加棚内的逆辐射。针对北院大棚薄膜的透光性已经较差, 既

要选择透光性强的新薄膜,还要经常保持薄膜的清洁。

测量棚外光照时应该观察观测点上方有没有云把太阳遮住,如果有云,应等云飘过去 再测量。

大棚内的农业小气候观测选取的三种植物,要具有代表性和比较性,这样,所得的资 料才能充分说明由于密植引起的小气候差异。

相关热词搜索:大棚房 温室 大棚 实验 温室大棚实验

版权所有 静静文本网 www.lxzcp.com